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法动态 > 司法局
始始倾情司法终无悔一心为公解民忧——记阜蒙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彪
2013-08-24来源: 阜新新闻网 作者:苏鲁荒 编辑:李歌春

[字体: ]

打印

镜头】2012年6月,首届“最美阜新人”颁奖典礼在辽宁工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
  当大屏幕播放完作为受奖人之一的张彪的感人事迹,大厅各个角落都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。张彪接过奖杯和鲜花后并没有豪言壮语,只用一句“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,热爱工作、扎根基层,只想做一名弱势群体的‘贴心人’”概括他十年的奔走维权路,将发生在他身上成百上千的感人故事轻轻带过。
  【回放】提起张彪,阜蒙县司法局领导和工作人员都竖起大拇指:“张彪是个好同志、好党员。”是的,张彪无愧于“最美阜新人”这份荣誉。他胸怀大局、敢挑重担,把百姓的难事当成自己的大事,干部信服他;他惜民爱民、心系百姓,使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“门好进、脸好看、话好听、事好办”,群众感谢他;他呕心沥血、废寝忘食,干的是“跑断腿、磨破嘴”的活儿,家人心疼他……张彪以执著的追求,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和公仆情怀。
  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多年,张彪深深意识到做好法律援助工作,必须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,不断学习尤为重要。
  为此,他坚持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摆在第一位,除了参加局里组织的各项学习外,只要有时间,他就坚持自学法律专业知识,新买的法律书籍几天就让他翻烂了。为方便上网查阅法律知识,他还花了5000多元买了电脑,安装了宽带。劳累了一天,本该回到家就好好休息的他,总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脑,上网看案例、学法规,充实自己的头脑。通过不断学习,张彪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,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  自2003年任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以来,张彪过硬的工作能力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,几次准备提拔重用,却都被他婉言谢绝,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岗位。做弱势群体的“贴心人”,张彪乐此不疲。为随时接听群众的电话咨询,张彪通过印发名片和电台广播向社会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,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多,他的手机和法律援助中心电话成了“彪哥热线”。2012 年初,张彪走进媒体直播间,主播“彪哥说案例”栏目。每个案例他都精心筛选,每档节目他都精心准备,讲解深入浅出,将法律知识和人间真情通过案例讲解传递给听众,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,深受欢迎。“彪哥说案例”栏目让更多人了解了法律援助工作,记住了“彪哥热线”,周边县区的群众也慕名来电来访进行法律咨询。
  在张彪的带领下,全县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,十年来先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00多件,受援人数达8000多人,为各类弱势群体追回被拖欠的工资、补偿款和赔偿金等共计2000余万元。仅张彪一个人就处理复杂疑难信访案件203起,调解各类民事纠纷800余件。
  【镜头】2012年12月,病入膏肓的老人努力睁开眼睛寻找自己心爱的儿子,可儿子却因忙于工作,并没有守候在身边,老人抱憾而终。
  【回放】在领导眼中,他是精通法律的好参谋;在群众眼中,他是为民解困的好干部;在同事眼中,他是身体力行的带头人。但在家人眼中,他却是个“不称职”的儿子、父亲和丈夫。由于工作繁忙,几年来,张彪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假期,更没有时间好好陪伴家人。为了工作,老母亲病重,他只陪护了3天,老人在临终时也没能看上心爱的儿子最后一眼;为了工作,他屡屡违背带孩子出门旅游的承诺,让孩子黯然神伤;为了工作,妻子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孩子,可他挤不出时间替妻子分担……每提及这些,张彪总是眼含热泪,满心愧疚,却从未后悔过自己对工作的付出。
  在张彪心中,群众利益无小事,维护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他一生的心愿。每遇到一个矛盾纠纷,他都竭尽所能,将纠纷圆满解决。为更加有效地维护贫困弱者的合法权益,他带领中心人员,积极打造阜蒙县法律援助品牌。几年间,在他的协调努力下,法律援助中心在县法院设立了法律援助“便民服务岗”,在县交警大队设立了“法律援助调解室”,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及时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。今年4月,张彪又与阜蒙县法律援助形象大使杨秀丽拍摄了法律援助公益广告,通过名人效应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。几经努力,“彪哥”在全县群众中的知晓率急速攀升,已经成为具有蒙古贞特色的法律援助品牌代表。
  【画外音】有一种责任叫忠诚,有一种执著叫坚守,有一种境界叫忘我。在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的10年中,张彪跑遍了全县各个乡镇,带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,执着坚守,忘我工作,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了畅通无阻的“连心桥”。他所获奖项无数,但他始终坚持“倾情司法终无悔,一心为公解民忧”。我们相信,有了张彪这样的好干部,就一定会有更多人沐浴在社会主义法治的阳光下,和谐而安宁

联系电话:0418-2819266 邮箱:fxcawyx@163.com

辽ICP备 号

地址: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5号 邮编:123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