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新市将优化法治环境作为“3+10+100”攻坚模式三项基础工程之一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制度保障固本、严格执法统筹、司法质效提升、法治惠民服务、八五普法深化“五项工程”,持续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。
铺法治之纸,规行政行为。从源头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,形成“一单十五项”等工作方法,印发600余本“教科书式”操作手册,《法治日报》专题报道经验做法。纵深开展行政执法队伍“大整训、重统筹、强优化”行动,推动市县两级117个部门制定执法检查计划,20余家部门公布并实施不予处罚、从轻、减轻处罚清单1306项。
汇法治之智,优营商环境。开展“绿色审批季”活动,通过容缺受理、并联审批、全程代办等,为50个项目提供审批服务127件次。推进32项市县级“免申即享”政策,累计惠及企业6803户。实行园区审批集约化、执法监督集约化改革,让“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”营商氛围深植人心。
谱法治之曲,促和谐治理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4899件,调解成功率达98%以上。全市开展法律“七进”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1000余次,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2500余份,城乡公交线路车载电视滚动播放法律援助动漫宣传片,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浓厚法治氛围。
赋法治之能,为民办实事。秉持让群众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有实用”为民服务原则,以“智慧法务”为切入点,在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部分司法所、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备10余台智能“无人律所”,为群众提供涵盖5000余名知名律师的实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,实现律师事务所线上“场景化”。
执法治之笔,绘绿色发展。弘扬彰武治沙精神,开展“科尔沁沙地歼灭战”专项行动,举全市之力系统推进攻坚,为筑牢我省辽中地区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多阜新力量。市司法局联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单位召开立法工作会,召开《阜新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》草案起草会议,加强气象灾害防御。